齒輪泵的特點及使用事項和解決方法
[一]、齒輪泵的特點及使用事項
齒輪泵可以分為磁力齒輪泵、磁力泵、高溫磁力泵、保溫磁力泵,具有無泄漏、無噪音、效率高的特點。
磁力齒輪泵的優點:
同使用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容積泵相比較,磁力齒輪泵具有以下優點:
1.泵軸由動密封變成封閉式靜密封,避免了介質泄漏
2.無需潤滑和冷卻水,降低了能耗
3.由聯軸器傳動變成同步拖動,不存在接觸和摩擦。功耗小、效率高,且具有阻尼減振作用,減少了電動機振動對泵的影響和泵發生氣蝕振動時對電動機的影響
4.過載時,內、外磁轉子相對滑脫,對電機、泵有保護作用
5C運行注意事項
1防止顆粒進入
(1)不允許有鐵磁雜質、顆粒進入磁力傳動器和軸承摩擦副
(2)輸送易結晶或沉淀的介質后要及時沖洗(停泵后向泵腔內灌注清水,運轉1min后排放干凈),以保障滑動軸承的使用壽命
(3)輸送含有固體顆粒的介質時,應在泵流管入口處過濾
2防止退磁
(1)磁力矩不可設計得過小。(2)應在規定溫度條件下運行,嚴禁介質溫度超標。可在磁力泵隔離套外表面裝設鉑電阻溫度傳感器檢測環隙區域的溫升,以便溫度超限時警報或停機。
3防止干摩擦)(1)嚴禁空轉。(2)嚴禁介質抽空。(3)在出口閥關閉的情況下,泵連續運轉時間不得超過2min,以防磁力傳動器過熱而失效
磁力齒輪泵使用注意事項:
1)安裝完畢后,用手轉動聯軸器檢查有無碰擦現象
2)為防止雜物進人磁力泵內,磁力泵進口處設過濾器,過濾面積大于管路截面積的3一4倍
3)嚴禁空運轉
4)揚程高的磁力泵在出口管路上應裝止回閥,以防突然停機的水錘破壞
5)開泵程序:開車前打開進口閥門,將泵內灌滿須輸送的液體;關閉出口閥;點動電揚機,檢查磁力泵的轉向是否正確;磁力泵啟動后,出口閥應緩慢開啟,待泵達到正常運行狀態后,再將出口閥調到所需開度。試運轉5~10min,如無異常,可投入運行。
停車程序:關閉出口閥門;切斷電源;關閉進口,長期停機不用時,清洗泵內流道并切斷電源。
[二]、齒輪泵較常見的四種故障及解決方法
齒輪泵常用的有KCB型齒輪泵、YCB圓弧齒輪、2CY型高壓齒輪泵以及小型的CB齒輪泵等,他們都是利用齒輪的相互滾動嚙合,將油箱內的低壓油升至能做功的高壓油的重要部件。是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壓能的動力裝置。在其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故障。
1、油泵內部零件磨損油泵內部零件磨損會造成內漏。其中浮動軸套與齒輪端面之間泄漏面積大,是造成內漏的主要部位。這部分漏損量占全部內漏的50%~70%左右。磨損內漏的齒輪泵其容積效率下降,油泵輸出功率大大低于輸入功率。其損耗全部轉變為熱能,因此會引起油泵過熱。若將結合平面壓緊,因工作時浮動軸套會有少量運動而造成磨損,結果使農具提升緩慢或不能提升,這樣的浮動軸套換或修理。
2、油泵殼體的磨損主要是浮動軸套孔的磨損(齒輪軸與軸套的正常間隙是0.09~0.175mm,較大不得超過0.20mm)。齒輪工作受壓力油的作用,齒輪尖部靠近油泵殼體,磨損泵體的低壓腔部分。另一種磨損是殼體內工作面成圓周似的磨損,這種磨損主要是添加的油液不凈所致,所以添加沒有雜質的油液。
3、油封磨損,膠封老化卸荷片的橡膠油封老化變質,失去彈性,對高壓油腔和低壓油腔失去了密封隔離作用,會產生高壓油腔的油壓往低壓油腔,稱為“內漏”,它降低了油泵的工作壓力和流量。油泵的正常工作壓力為100~110kg/平方厘米,正常輸油量是46L/min,標準的卸荷片橡膠油封是57×43.自緊油封是PG25×42×10的骨架式油封,它的損壞或年久失效,空氣便從油封與主軸軸頸之間的縫隙或從進油口接盤與油泵殼體結合處被吸入油泵,經回油管進入油箱,在油箱中產生大量氣泡。會造成油箱中的油液減少,發動機油底槽中油液增多現象,使農具提升緩慢或不能提升。換油封才可排除此故障。
4、機油泵供油量不足或無油壓現象:工作裝置提升緩慢,提升時發抖或不能提升;油箱或油管內有氣泡;提升時液壓系統發出“唧、唧”聲音;拖拉機剛啟動時工作裝置能提升,工作一段時間油溫升高后,則提升緩慢或不能提升;輕負荷時能提升,重負荷時不能提升伸縮舞臺。故障原因:(1)液壓油箱油面過低;(2)沒按季節使用液壓油;(3)進油管被臟物嚴重堵塞;(4)油泵主動齒輪油封損壞,空氣進入液壓系統;(5)油泵進、出油口接頭或彎接頭“O”形密封圈損壞,彎接頭的緊固螺栓或進、出油管螺母未上緊,空氣進入液壓系統;(6)油泵內漏,密封圈老化;(7)油泵端面或主、從動齒輪軸套端面磨損或刮傷,兩軸套端面不平度超差;(8)油泵內部零件裝配錯誤造成內漏;(9)“左旋”裝“右旋”油泵,造成沖壞骨架油封;(10)液壓油過臟。